又到了小毛最愛的週日自然科學課囉!
大部分的人只要想到星期天還要上課應該都會唉唉叫
很少有人像小毛這樣想到星期天的課程還這麼開心期待
因為小子是那麼喜歡這些課程
早上的科學玩藝課由另一位老師代課
這節課老師要介紹"交聯反應"
老實說.....媽咪根本不知道什麼是交聯反應
聽起來很像一門大學問的交聯反應 (實際上媽咪還是覺得是個大學問)
要操作的實驗卻是出奇的簡單
而且在家裡就可以自行完成喔!
我們使用PVA和硼砂反應,試著做出"史萊姆鼻涕蟲"
什麼是PVA呢?就是一般常見的膠水啦~
那麼把膠水加進硼砂裡到底會反應出什麼東西呢?
當然不可能真的變成鼻涕,但也挺像鼻涕呢!
這個鼻涕蟲就是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塑膠!!!
蝦米?這麼簡單就做出塑膠了?
真的,就是這麼簡單及廉價就能做出塑膠 (真是太讓人驚訝了)
接著加入食用色素,做出彩色的鼻涕蟲
那個色素也很神奇,一小滴就讓整杯瞬間變色
想到我們的食安問題......還是吃天然的東西比較保險一點哪!
WOW~~草莓口味的鼻涕蟲!
別忘了,這些都是塑膠,千萬不能吃啊~
不同濃度調和出不同質感的鼻涕蟲
小毛玩得很認真~
混合各色鼻涕蟲做成一顆彩色塑膠球
一般塑膠製品都有添加塑化劑
因為沒有塑化劑的幫忙,塑膠就無法定型!
只是有些在標準規範裡,有些超過了 (真是驚人的事實 )
塑膠製品只要盛裝溫熱的食物或油脂就可輕易溶出塑化劑
所以能少用塑膠產品就盡量少用吧!
下午的自然昆蟲課由蝌蚪老師上課
這次的主題是"池上池下"
由繪本故事引導孩子們觀察水池裡和水池上有什麼昆蟲或動物?
故事裡的主角是一隻蠑螈
理所當然地就成為主要的解說對象囉!
想要了解蠑螈,可以把牠想成是"有尾巴的青蛙"
蠑螈小時候跟蝌蚪長得很像哩!
竟然有這麼大隻的蠑螈!嚇死人!
聽說日本境內可以找到這麼壯碩的蠑螈
媽咪以前看漫畫裡的"娃娃魚"畫得很大,覺得未免太扯了
接觸動物昆蟲的時間到了!
首先登場的是水中的螳螂~~紅娘華
這是一隻長相超cool的楓葉龜
平常會待在池子的底部像顆石頭喔~
長長(伸縮自如)的鼻子會冒出水面呼吸,活像根小樹枝似的!
這是一條顏色很淡的水蛇
蝌蚪老師家到底是不是動物園啊?
仔細觀察水蛇的眼睛長得跟一般蛇有什麼不一樣?
想想看為什麼會這樣呢?
披著蜜蜂裝的蠑螈
這花紋也太顯眼了吧?
根據自然法則,這麼顯眼的花紋應該多多少少都帶有.....毒性?
沒錯喔~蠑螈身上會分泌微量毒物,所以摸完後要記得洗手喔!
另外,台灣的蠑螈稱作"山椒魚"
就是因為牠身上分泌的味道跟胡椒滿像而命名
會表演瞬間睡覺的蜥蜴(綠水龍)
蜥蜴散步趣!
每次上課都充滿驚奇、收穫滿滿
不知道下次會認識什麼動物呢?真是令人期待啊!